什么是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是指房室交界区自律性增高,超过窦房结的水平,成为主要起搏点,一般在窦性心律稍减慢时以加速性的交界性逸搏开始,窦性心律加快时暂停或终止,心动过速通常是逐渐发作和终止又称加速性的交界性心动过速,频率一般在70~100次/分。其心电图特征如下。
(1)频率为70~130次/分,大多在100次/分左右,发作及终止无突然性。
(2)ORS波群形态正常。
(3)心房激动的表现可星下列情况之一:①ORS波群前后无逆行P波出现,仅有正常的ORS波群,逆行P波可能融合于ORS波群之中。②正常的ORS波群之后出现逆行P波,R-P间期<0.20秒。③逆行P波出现在ORS波群之前,P'-R'<0.12秒。④窦性P波控制心房,P波与正常形态的ORS波群无关,产生房室分离。⑤心房由心房颤动、扑动、房性心动过速等异位心律控制,而心室由较快的房室交界心律控制,形成房室分离,ORS波群与f波、F波或P波无关。
(4)可见房性融合波。
(5)可有窦性P波夺获心室。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慌,但不具有突然发生、突然终止的特点,而表现为心跳的逐渐加快与减慢,有时症状并不明显,一般不影响血流动力学,对心脏功能影响也较轻,预后大多良好。非阵发性房室交界性心动过速多与急性心肌梗死、缺血后再灌注、心脏手术洋地黄中毒有关,治疗上主要针对原发病,若为洋地黄中毒,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不适宜用直流电复律。
(李召峰 胡建强)
什么是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是指发生在希氏束分叉以下的束支、浦肯野纤维、心室肌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并且心动过速的发作持续时间超过30秒以上,心电图表现为宽大畸形的ORS波群,ORS波群时间>0.12秒,频率超过100次/分,R-R间期基本规则。持续室性心动过速常见于严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肥厚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和严重心衰等可导致患者猝死。本病也常可引起血流动力学恶化并进一步引起患者死亡此时需紧急处理,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行同步直流电复律,原则上应安置自动复律除颤器以预防患者猝死。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也可发生于正常人群或心脏结构正常者,一般预后良好,急性发作时可药物治疗或必要时直流电复律,现今一般采用射频消融手术根治,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室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常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心慌,常伴头晕、乏力、胸闷、血压下降、冷汗、晕厥等,心脏结构正常患者常能耐受,而在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中常出现严重后果,如低血压、休克、急性左心衰甚至死亡,需要积极抢救。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