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
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又称加速性室性逸搏心律、非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加速性室性自搏心律、加速的心室自身性节律、室性自主性心动过速等。一般来说,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频率并不快,所以多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心率一般为55~110次/分,比较规则,大多为60~80次1分,很少超过100次/分,故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一般认为,如果患者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确诊属于良性的,无器质性心脏病变,患者不必过于担忧,也不是心室颤动的先兆,不会转为心室颤动,对血流动力学无明显影响,患者多能耐受,无须特别治疗。但是有部分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是值得我们关注的,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的心室率如果>75次/分及(或)节律不规则时,容易转化为阵发性室速甚至心室颤动,此时应高度警惕,及时治疗。如何正确认识它的危害性及预防它的发生?首先要明确患者有无原发病及易患因素,如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患者容易出现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尤其在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容易出现。其他病因有洋地黄过量、心肌炎、高血钾、外科手术(特别是心脏手术后)、完全性房室传导阳滞、室性逸搏、应用异丙肾上腺素后等。少数患者无器质性病因,也偶见于正常人。治疗和预防其原发疾病是预防本类型心律失常的根本措施。
(陈 峰)
房室结双径路是如何引起心律失常的?
房室结双径路是指房室结及结周部位心电激动,传导分为快径路和慢径路,但解剖上没有明确的分界,只是心脏电生理上的区分,一般快径纤维主要分布于房室结前部,而慢径纤维主要分布于房室结后部。两者的电生理特点是:快径传导速度快但不应期长,慢径传导速度慢但不应期短两条路径共同连接于希氏束。窦性心律时,快、慢径路都处在可激动期但冲动易经快径路传导抵达希氏束和心室,这一冲动同样向前渗人慢径路但只要快径传导,冲动就不可能经慢径有效传导至希氏束。当较早的心房期前激动出现时,因为快径的不应期长,激动可能落人快径的不应期而发生阻滞,而此时因为慢径的不应期短,慢径可能已脱离不应期,这样冲动就可沿慢径下传希氏束。如果经慢径的前向传导有足够的延迟,当激动抵达快慢径下部交联处时,快径可能已经脱离不应期,激动就可经脱离了不应期的快径逆向传导使心房除极,产生心房回波。此时如果慢径近端已经脱离了不应期,冲动又可再经慢径前传,形成折返。如果折返反复形成就导致常见的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