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阵发性房颤?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据病因、发作特点等,可以有不同的分类。目前国际上最常用的方法是根据房颤发作的特点分为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三类。阵发性房颤指房颤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少于1周。阵发性房颤发作后通常不治疗也会在48小时内自行转为正常心跳。由于患者平时是正常心律,房颤发作时通常症状比较明显,大多数患者感觉心慌,有的患者还会感觉胸闷、呼吸困难,太快的心跳也可能引起晕厥一些患者还会觉得尿量比以前增加。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等心脏病,房颤发作可能会加重这些疾病,出现心绞痛或者呼吸困难加重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房颤发作会逐渐频繁,每次发作的持续时间会延长最终可能会变成持续房颤而不能自行转为正常心律。国外一项研究发现,77%的阵发性房颤在经过平均14年后变成永久性房颤,因此可以认为房颤是一种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应当早期治疗,以免从阵发性变为持续性。除发作时症状明显而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外,阵发性房颤也会引起脑卒中。一般认为房颤时间持续>48小时以上,就可能在心房内形成血,血一旦脱落,就会随血流到全身各处。如果心脏的血栓进入脑动脉,就会引起脑卒中,出现偏瘫。如果血栓随血流到四肢的动脉,就会引起相应的肢体坏死。因此对阵发性房颤的治疗要包括预防发作和预防脑卒中两方面的问题。
(黄新苗
什么是特发性房颤?
特发性房颤指的是患者有房颤发作,但临床和超声等检查未发现可以引起房颤的其他心肺疾病(包括高血压)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即不伴基础疾病的房颤。所有房颤患者中,特发性房颤约占30%。由于缺乏引起房颤的原发疾病,因此治疗主要针对房颤本身。这类患者较适合进行房颤的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文章评论